洪秀柱站上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刚传出来股票配资门户导航,台湾地区的舆论场就炸了,毕竟前阵子赖清德当局还在放话,说要对去大陆参加纪念活动的人“依法裁罚”,连抗日老兵都没放过。
结果这边话音刚落,洪秀柱直接用行动给出了回应,再看赖清德当局的反应,又是发文避重就轻,又是放话恫吓,这波“隔空对撞”,会产生什么影响?
9月3日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本是凝聚民族记忆的庄重场合,可到了民进党这,味道就变了。
赖清德在社交平台发文,特意把“抗战胜利”改成“第二次世界大战终战日”,提都不提“日本侵略”、“中国抗战”这些内容。
再来看看民进党这些年的操作,不仅修改教科书,把两岸历史联结越改越淡;后来连“光复节”都要改成“终战纪念日”,每次都是变着法的模糊历史。
他们到底在怕什么?无非是怕两岸共同的抗战记忆,戳破“台独”那套“去中国化”的谎言。
反观洪秀柱的选择,就格外清醒。她在纪念活动上说得很清楚,“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灭国之战,不分省籍党派,历史不能忘更不能改”。
这话听着朴实,却戳中了要害,承认共同的历史,才是对先烈的尊重,也是两岸同胞真正的情感联结。
她难道不知道台当局会施压?肯定知道,但还是来了。正如她自己说的,作为国民党前主席,传承抗战精神是责任。
而这份责任背后,更是对“台独”操弄的直接回击:历史真相,不是几句恐吓就能掩盖的。
其实说白了,赖清德当局的一系列操作,都是为了“巩固台独基本盘”,想靠“大罢免”扭转局面,还把“抗中保台”的口号喊得震天响。
可这套把戏管用吗?最近岛内民调公布,对其满意度从34.6%跌到31%。很明显,靠操弄意识形态转移施政无能的问题,民众已经越来越不买账了。
在两岸交流上,这种“逆流而行”就更明显了。大陆为了方便台湾同胞,推出“首来族”申办台胞证免工本费的政策,7月份申办量环比涨了22%,45 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72%,越来越多台湾青年愿意来大陆看看真实的情况。
可台当局呢?又是设限又是恐吓,他们到底在怕什么?无非是怕交流多了,台湾民众看清“台独”的谎言,再也没人愿意跟着他们走。
再来看洪秀柱参加九三阅兵活动,会不会给岛内政局带来变化?现在还不好说,但至少传递出一个信号: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跟着台当局扭曲历史、隔绝两岸。
当台湾同胞不满的情绪累积时,洪秀柱的行动或许会让更多人思考:到底什么样的选择才真正符合台湾的利益?
说到底,两岸同属一个中国,共同的抗战历史是刻在骨子里的印记。当年两岸人民一起,冒着炮火抵御外侮,这份血脉相连的情感,不是“台独”分子靠几句谎言就能切断的。
洪秀柱站在天安门城楼上,代表的不只是她自己,更是那些尊重历史、渴望两岸和平的台湾民众的心声。
赖清德当局或许还抱着“操弄意识形态就能巩固权力”的幻想,但从民调下滑、民众不满的情况来看,这条路显然走不通了。
历史从来不会偏袒那些扭曲真相、违背民心的人。而洪秀柱的行动,就像一盏灯,照亮了另一条路。尊重历史、正视现实,才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,也才是两岸关系该走的正道。
那么问题来了:接下来,会不会有更多台湾有识之士站出来反对“台独”?两岸交流的阻力会不会因此减少?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回答。
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只要还有人坚守历史真相,只要两岸同胞心连着心,“台独”逆流就掀不起大浪。
毕竟,两岸关系重回和平发展正轨,不是某个人的愿望,而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待,这股力量,谁也挡不住。
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